一年前,深化机构改革落实了“健康中国”战略,一年后,健康中国行动正式启动。
7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下称《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国家层面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并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下称《行动》)。其中,《意见》提出总体目标:到2022年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实现。
参与起草了健康中国行动文件的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毛群安表示:“如果《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纲领,那么《意见》和《行动》则是路线图和施工图,这将全面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防重于治
201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了77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已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健康根基。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问题日益突出。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精神卫生、职业健康、地方病等方面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重大疾病是造成我国人力资源丧失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已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严重障碍,是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7月14日,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在“2019叙事医学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健康事业遇到了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其实,早在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亮相之时,方向便已非常明确。从卫计委到卫健委,把卫生和健康放在一起,这对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非常有利的。卫生是看病,健康是防治疾病,体现了“防重于治及防治并重”的价值观。
当时,国务委员王勇就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进行说明时就曾表示,这一改变旨为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因此方案提出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配套长效机制将出
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不仅仅是要开展健康的宣传倡导,而是聚焦当前人民群众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开展15个专项行动,也就是说,这将是个人、家庭、社会、政府多个层面协同推进的实际行动。
具体来看,涉及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研究完善盐、油、糖包装标准。修订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推进食品营养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利用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实施控烟等一系列的行动。
“15个专项行动的核心都是围绕人民健康,包括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个方面,作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实施上明确强调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策略。”7月16日,中国相互保险与互助保障论坛秘书长、济安人寿相互保险社筹备组负责人闫安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慢性病与健康生活方式相联系,不良的饮食习惯、精神紧张、吸烟酗酒及减少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造成慢性病的主要原因。
不过,吸烟、酗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是可以改变的,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是可防可控的。
就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表示,在继续深化医改,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同时,要大力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让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各方共同参与,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里的关键词是卫生健康工作的两个重点、一个转变。两个重点是继续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一个转变是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意见》显示,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糖尿病防治方面,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标准化和诊疗规范化。到2022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还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综合考核结果经推进委员会审定后通报,作为各省(区、市)、各相关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参考。
对此闫安预测,我国有望迎来全民普惠健康时代,同时,预计随后围绕行动、路径、目标会出台一系列的配套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