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与细雨交替,新绿共繁花同放。四月伊始,一切独属于春天的美好景象都在告诉人们,清明又到了。
唐代诗人杜牧流传了千年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描绘了古代清明时节旅人的所见所闻所感,也侧面反映出古人在清明节并不禁酒,相反历史上的清明节,中国民间有着饮酒的习惯。
到了北宋时期,诗人王禹偁在诗中感慨到“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似乎,酒成了清明时节必不可少的东西,清明无酒便索然无味。
在说清明节与酒之前,先说一下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渐渐的寒食节就与清明节合二为一了。在古代,寒食节是要禁烟火,只吃冷食,而且一吃还是吃三天,这样人们的身体肯定受不了,所以人们就开始在清明节开始喝酒,因为酒可以产生热量就减小了三天吃冷食的伤害。
酒是中国的传统饮品,特别是在古代,酒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因为饮品只有酒和茶,茶只在人们休闲娱乐时喝,而酒不光在平时喝,在重要的场合都少不了的。
在清明的习俗中都有酒存在的:
古代祭祖扫墓是全家的大事,一大家人会去祖先的坟前祭拜,并且带上祭品和酒,乞求祖先保佑全家平平安安。
人们在祭祖扫墓结束,会组织亲朋好友踏青游玩,所以在游玩中酒是不可缺少的东西,唐代诗人刘禹锡“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这首关于踏青的诗就体现了踏青中的酒。这一天,清明祭祖踏青是所有亲人汇集在一起的时候,也是大家联络亲情的时间,酒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酒是情感的利器。
在清明节时,在古代,酒都是必备的用品,不管是祭祖扫墓还是踏青都是必须要有酒。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当然,放风筝也是踏青时候的游戏之一,必然也是三杯两盏淡酒,古人约会的首选娱乐项目。
清明节饮酒除了因为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吃热食只能吃凉食,饮酒可以增加热量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可以借酒来平缓或暂时麻醉人们哀悼亲人的心情。
那么清明节喝什么酒好呢?其实并没有特定的酒,就是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