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市切换

保健食品命名再出新规 功能文字命名不再批准

作者:郑州知网 日期:2020-06-04 人气:5936

  知网网讯:现如今保健食品逐渐受到大众青睐。不过,“花式”命名让人看花了眼,它们不少带着“健胃”“补血”“健脾”等字样,似乎“神奇”功效堪比药物。

  最近,保健食品的命名乱象将再次治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网站昨日消息,总局不再批准以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命名的保健食品。


  命名再次规范

  昨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命名有关事项的公告》指出,《公告》旨在“对保健食品实施严格监管,避免因保健食品名称中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而误导消费者,保护公众健康”。此外,《公告》还给出了具体时间表:总局不再批准以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命名的保健食品;已注册的名称中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的保健食品,申请人应当于2015年12月31日前申请变更;自2016年5月1日起,不得生产名称中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的保健食品。

  2012年,食药监总局就修订印发了《保健食品命名规定》并制定了《保健食品命名指南》,比2007年公布的试行版《规定》更为详细。祖传、宫廷、秘制、特效等,这些词都上了命名“黑名单”,禁用语还包括“天然”,以及纳米、基因、太空等。在业内看来,食药监总局对保健食品的监管力度再次加大,从“起名字”这一关就开始严加规范。


  “食”“药”不能混为一谈

  记者翻阅2012年版《规定》发现,“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其通用名中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的,应严格按照规范的功能名称进行描述。声称两个及以上功能的产品,不得使用功能名称作为通用名。”而新版《公告》则直接对表述产品功能的名字予以不批准。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表示,一些食品自称“功能食品”,并没有在食药监部门注册,强调自己功能性和治疗性,向保健食品靠拢的行为实际上是打了法律的“擦边球”;而一些正规保健食品也在名字中突出产品功效,很多消费者会产生食品和药品功效一样的错误观念。

  在朱丹蓬看来,目前保健食品和药品之间界限仍较为模糊。保健食品在名字上做到科学,是消费者理性选择“食补”的基础。


  保健食品代替不了药疗

  去火、养胃、健脾、壮阳……市面上普普通通的食品经过包装宣传摇身一变,仿佛个个都成了各显神通的功能大师。业内人士坦言,“功能食品”是个伪概念,很多食品并不属于保健食品的“正规军”。食品只有获得保健食品审批、外包装有国健字号批文(即“蓝帽子”),消费者才可放心选用,不过保健食品也并非“万能”。

  微信朋友圈中,一些“药疗不如食疗”的信息总能获得高转载量和点击量,保健食品广告宣传诱人,所谓的养生食谱、食疗书籍也更是层出不穷。营养专家提醒,对于一些慢性病症或由饮食不当而引起的毛病,比如胃病、慢性咽炎、高血糖、高血脂等,通过食疗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像糖尿病、各类癌症等器质性功能性损害大,病情较严重的病症,食疗的效果却是非常有限的。食疗很多时候对病情只能起到缓解和改善的作用,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来使用。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

快捷导航

分销小程序有哪些 国内直销行业 一起卖分销平台 直销是怎么样的 开发直销软件系统 直销是的概念 小程序的分销 直销咋做 直销模式奖金制度 直销怎么看 直销公司排名2016 外贸电商分销平台 直销的优势 在线分销模式 什么叫直销产品 网上如何运作直销 分销系统app开发 中国直销意思 二级分销商 分销与代销 直销产品真的好吗 1688分销下单 关于我们 做直销怎么样 直销的产品有啥品牌 全球五大直销公司 分销商平台 分销平台那家好 会员直销软件 直销有哪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