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直销业,很多人都会用一个词形容“赚钱”。的确,从2005年至今,直销行业已经经历了十余年的法制化运行,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同时更是获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随着直销行业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企业也开始涉水直销行业。目前,商务部直销管理系统上可查询到的直销企业便已有91家,这也就意味着相关部门需加大对直销行业监管的力度。
国家监管让直销业步入正轨
直销是个舶来品,作为一种无固定地点的销售方式,如果没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地位。在相关直销法规出台前,我国直销业混乱无序,特别是传销的猖獗,严重干扰了直销的发展,破坏了社会的安定。
规范直销企业的发展一来有利于保证我国直销行业的健康有序地长久发展;二来,对于个人而言,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受益,保障个人权益;三,如今我国直销企业对整个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规范直销企业的发展能够保障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意义重大。
规范直销企业的发展,相关部门应按照“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协同共治”的直销监管理念,加强事前防范,积极引导直销企业自律守信,督促直销企业严格遵守两个《条例》的规定,依法开展直销经营活动,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同时,应将规范引导和监管执法两手抓,以信用监管为导向,强化对直销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
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直销法律法规体系开了好头,标志着直销行业的市场经济地位真正以法规的形式得以确立下来。实践证明着,两个法规是直销业实现从混乱无序向规范发展的重要转折,对抑制我国直销业混乱无序的状况,具有调整和规范的强制性作用,也让整个直销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0多年来,直销行业在直销法律法规的框架下稳定发展,为促进消费、扩大就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完善监管体系推动直销业健康发展
良好的直销市场秩序是直销企业发展的必要因素,而监督管理是为了保护和支持企业的合法经营,只有合法经营,直销业的发展才能获得良好的外部环境。所以直销行业一直在呼吁和拥抱政府监管,希望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直销法律体系,加强责任监管意识,推动直销行业在法制、自律的环境下健康发展。
2013年,国家工商总局出台了《直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引》,从经济、法律、道德等层面对直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相应要求。直销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建立,不仅明确了直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而且列出了具体指导条款,这为监管部门与媒体进一步指导直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监管直销企业提供了依据。
近些年,根据直销市场发展动态,国家相关部门也把监管工作重点从巡查检查转到制定规范和标准上,引导直销市场有序准入、规范经营,为经济发展培育动力和潜能。同时,工商部门采取行政约谈、行政建议、行政告诫、事后回访、发布风险预警等方式方法,加强对直销企业的行政指导,保障直销市场有序运行。
加强责任意识提升直销行业形象
事实上,直销行业的法规监管并不只是监管部门和执法机关的事,它需要市场中各个行为主体的配合。市场环境越是成熟,市场主体越是理性,整个行业的守法经营自觉性就会越高。业内专家建议,直销行业要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护消费者利益与促进企业自身利益提升这三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共同点,且其寻找一定要以法治精神为指引,强化法规监管意识,并倡导企业自律。
直销作为一种现代经销模式,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很大程度的信息不对称性,而知网员又具有分散性特点,所以,极易引发一些不规范行为甚至违法行为的发生,进而损害广大消费者和直销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在企业内部强调自律意识,倡导和谐、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商德教育,牢固树立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非常必要。
而近些年,为了使直销市场发展更加合规,2016年商务部国际商报社组织发起了诚信中国万里行活动,为进一步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针政策,根据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精神,结合商务部、中宣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国际商报社将继续引导企业加强诚信制度建设,进一步让“诚信中国万里行”宣传报道活动释放正能量。设立诚信中国万里行栏目,同时,推出与本系统相关的、针对性很强的、独特的宣传内容,如价格诚信、税务诚信、食品药品安全、企业诚信等,涉及到许多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和行业。在活动形式、载体方面,如“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百城万店无假货”,“价格信得过”,创建“诚信经营示范店”,“诚信网络展”,“信用消费进万家”,全国“质量月”,“新消费我做主”等,形式活泼多样,很接地气,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既实现了“诚信兴商”在相关领域的全覆盖,又吸引了企业、机构、个人的广泛参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所以,自觉、全面、规范履行社会责任,是直销企业赢得理解、尊重和美誉度的有效途径,对提升直销行业正面形象、增强直销企业市场竞争力及构建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