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直销发展史篇,对于直销稍微有了解的朋友还是会保持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但是,如果是对于直销半懂不懂的人就会非常武断的否定直销。
我们暂时不细谈中国直销的发展史,毕竟,对于业内人士以及关注直销行业的朋友,或许对于中国直销发展史都能倒背如流了吧。
总的来说,直销在中国发展近三十年,可谓是跌宕起伏、多灾多难。
敢于正视 是成熟的开始
众所周知,直销行业乱象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这些问题也导致一个行业发展近三十年,都在偏见的眼光下生存。
究其原因,直销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多年来行业存在的问题突出。
从根源上来看,早期进入中国市场的直销,在未立法前,就经历了一段泛滥无秩序期。当时由于直销与传销并无明确区分,而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从而陷入传销误区。而后期,在《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两个条例颁布之后,虽然监管部门依法打击,规范直销;但是也有一些不法企业,在面对暴增的利润诱惑,罔顾法律,以传销模式生存发展,试探性的游走在法律的边缘,频频涉嫌传销违法行为。
其次,直销乱象由来已久,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某些直销企业急功近利,为获取高利润高利益,从而出现经营误区,开始走上错误发展道路;甚至某些企业为了追求业绩,一味的扩展经销商队伍,出现“拉人头”现象,也导致直销行业的社会形象越来越糟糕。
都说第一印象很重要,可是,基于早期的行业乱象,直销一开始就给社会大众烙下了不良印象。
虽然直销一直在努力摆脱社会的的误解,但是由于早期社会公众对于直销的认知观念根深蒂固。因此,至今社会大众对直销的偏见都未曾改变。
更为尴尬的是,作为直销行业的一份子,直销企业除了要面对所谓的社会歧视,还得承受一些不该承受的指责。或许,在看待某些事件时,人们会下意识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处理,如某企业出现产品质量等问题,某些媒体就开始穷追猛打,并拉扯出一连串的直销黑幕等话题,但是事件的本身却与直销本质并无联系。可是,在社会大众看来,某些直销企业的行为就等同于整个行业,不仅质疑企业,还将偏见置于整个行业。
不可否认,乱象是直销长久以来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社会大众对整个行业产生排斥感。但是,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一竿子打死整个行业。
面对这样的对待,直销更加迫切的想要扭转自身的社会形象。
从去年年尾,直销行业就开始面临着凛冽的“严冬”,2019年上半年,整个直销行业可谓是有史以来面临最高强度监管与整治力度。或许,这一高强度监管与整治,对于直销企业来说有点措手不及,但是,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也是规范直销行业所行的一条必经之路。
而此次监管部门对症下药整治行业“顽疾”,在强势监管下整治效果还是较为显著的。
无论是自省、自查,还是自纠,这都是直销企业需要做的。在上半年的整治行动中,大部分直销企业都开展了“自省自查自纠”行动,在自查自纠工作中,一些直销企业确实发现存在经销商管理制度不完善,经销商夸大、虚假宣传行为等问题。在监管不断加强的环境下,直企对自己的经营行为进行自我纠正并全面落实企业整改各项进程,自觉的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管与督查,规范公司经销商经营行为,企业自身经营的规范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无论是企业频频发声表明立场,还是积极响应监管行动,直销企业的一系列行动都向社会大众表明了以身作则的态度,切实的履行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主体责任,更是直销企业正视自身不足,积极改善,扭转大众对直销行业的社会形象所做出的实际行动。
直销发展多年来颇受偏见,从理性角度来看,直销确实存在不足。可是,在面对社会的质疑,直销企业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正视行业中乱象的存在,时刻以自省、自律的态度直面问题,积极整顿改善行业现状。即使先天不足,直销企业仍然选择与普通企业一样,以社会公民的身份履行着社会责任,向社会释放正能量。
确实,遇见问题,只有勇于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一个庞大的行业。有了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知错就改、即知即改。说到底,就是一个态度问题。
但是,改变社会大众的看法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由于直销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文化属性的差异,对于直销的社会形象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或许,在扭转行业的社会形象上,直销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转型升级 赋能协同新发展
不得不说“百日行动”后,对直销行业确实是起到了规范性作用,但是行业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发展难题,直销行业面临着大洗牌;直销牌照停止发放,对于整个行业的标准更高,对从业者的要求更严等等,使得部分业内人士以及企业对于直销的发展未来表示担忧,甚至一度迷茫,未来的直销行业该以何种姿态发展?
随着国家进一步的完善监管,加之在全新匹配的法规制度和管理机制下,以及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冲击,都成为当前直销所要面临的挑战。
不过,在众多直企迷茫的阶段,一些领先的直企已经在加快调整自身变革与转型升级,在运作方式上做出了实质性的改变来适应新时代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环境。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消费需求,直企开始从年轻化、体验化、数字化新战略出发,将年轻化人群定位为核心消费群体,拓展忠实消费群体为核心战略,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升级直销业态,转向新的直销发展模式。
事实上,人们也会发现直销在通过更加鲜活的营销手段,以大众更为青睐的方式进行营销,不再采用原来单一的形式,而是更加贴近大众的生活方式,跟随大环境的发展趋势走。
在今年5月《广东省关于进一步加强直销企业监管促进直销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除了监管部门强调的规范直销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监管要求,还提出了“支持直销企业利用社交电商等新兴方式开展业务”。
在如今的直销环境下,一部分直销企业已经走在转型升级的前沿,另一部分直企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一部分企业在观望。据了解,以安利为首的一部分直销企业早已开始布局互联网营销渠道,并逐渐开展直销与新零售、社交电商、微商的结合。
我们可以从安利的战略转型成效来看,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直销的作业形态,从过往的会议营销,转为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大幅减少了人员聚集的频次,避开了一些容易出问题的高危地带,让直销的作业形态更符合新时代、更健康,为政府监管和企业运营都减轻了负担。此外,年轻化的新产品有效避免了把市场焦点放在老年人、病患等敏感群体身上。
现如今,直销企业转型社交电商、微商等新模式也逐渐成为行业内的热门话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为直销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然,有一点我们要考虑到,对于传统直销企业而言,转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渡,前期不仅需要一个深入的探索,后期还要在合法的基础上慢慢适应新的模式,再深入借鉴发展。毕竟部分企业在转型的前期探索中就遇上众多问题。
当然,直销企业是否转型,都应在合法基础上规范经营,不能完全依靠被动式监管,都应将被动式监管转化为主动监管。企业还应牢固树立依法经营,完善管理制度,坚决制止直销员或者其它非知网员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将直销产品分层销售。同时,也应进一步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工作,对社会公众进行相关直销的法律宣传普及工作,理性认识直销。
或许对于直销而言,“百日行动”是必然的。但是,无论是否存在“百日行动”,直销行业都时刻保持着自律、自省、自我改善的态度,毕竟,是行业是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之处。
在发展这条道路上,从理性的角度看,即使坎坷,直销这个行业一直都是秉承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不断的往前走,在大众的质疑下,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正视问题,并积极的改善。
无论是正视自身不足,规范自我,或是转型寻找发展出路,都是直销行业为了实现自身发展所做出的蜕变与升级。
*本文为知网网原创,未经本站允许,不得转载。本站将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