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人们深刻意识到了人体免疫力的重要性,很多人希望通过服用适合自身需求的保健食品,作为提高免疫力最方便、最直接的手段。
“如今,人们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开始重新思考保健食品在疾病预防中的重要意义。”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贾亚光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疫情使全民保健意识极大提升,保健食品特别是营养素补充剂和中药类产品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标志着保健食品市场将迎来价值回归,拥有科技创新、独特配方、专属原料、知识产权等核心要素的产品将脱颖而出。
保健食品有助防病
“保健品与保健食品的概念应严格区分。”贾亚光解释说,保健品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而保健食品则有严格的法律定义。
他进一步解释,保健品是指对人体具有保健功效产品的泛称。而保健食品仅用于调节机体机能,提高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改善亚健康状态,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并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因此,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目前,保健食品按照使用目的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调节人体机能为目的的功能类产品,一类是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营养素补充剂类产品。
记者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增强免疫力、减肥、改善睡眠、调节肠道菌群、增加骨密度、通便等产品销售较好,鱼油胶囊、蛋白粉、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单品属于畅销产品。
营养素补充剂主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类,均衡、充分的营养供给是人体健康所必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物质基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组织编写的《协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手册》提出,通过均衡营养提高自身抵抗力,建议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矿物质及深海鱼油等保健食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被公认为和免疫力的关系十分密切,蛋白质是构成免疫球蛋白的基础,维生素中的A、C、E可促进淋巴细胞分裂、生成抗体、巨噬细胞、抑制抗原响应,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铁、锌、锰、铜、硒等都是组成免疫系统的必需成分。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亚洲地区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已经超过欧洲,成为全球第二大膳食营养补充剂消费市场,而中国则已成为亚洲第一大膳食营养补充剂消费市场。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人仅占人群总数的5%,病人占20%,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约占75%。
按此计算,我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近10.5亿。贾亚光指出,降低或减少发生各种疾病的风险,让大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大病”,是我国保健行业从业者的担当和使命。
行业集中度提升
长期以来,保健食品受非法宣传、违规添加禁用原料、非法传销等因素的影响,保健食品市场销售额和信用体系整体滑坡,至今消费者对国产保健食品的消费信心仍显不足。贾亚光指出,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一直在帮助保健行业“良币”驱逐“劣币”,努力促进保健行业的健康发展。
2019年1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等13个部门联合开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
同年4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工作情况,数据显示,全国共立案21152件、案值130.02亿元、结案9505件、罚没款6.64亿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446件,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4.4万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3亿元。市场监管总局先后5次曝光100个典型案例。
经过100天的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得到有效遏制。为有效进行源头治理,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从行动一开始就研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经过整治,保健食品质量已经有了较为充分保证。2019年下半年,市场监管部门共抽检15833批次保健食品样品,不合格样品仅为70批次,不合格率仅占0.4%。
贾亚光表示,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对保健食品行业特别是直销渠道进行了严厉整治,加速了大批非法、不达标企业退出市场。随着行业监管更加规范化,大量保健食品企业将进一步被淘汰,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国保健食品行业有生产企业2365家,而经营企业却有120多万家。未来,知名度高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销售优势和产品信任度。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行业发展趋势,预计今年我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中药类保健食品逐年增多
在新冠肺炎患者临床救治中,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近日举办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指出,在湖北省应用中医药进行救治的患者达到90%以上,同时临床数据还显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重治疗效果更好。“中医药在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并发症等方面具有疗效。”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指出,新冠肺炎是病毒感染和机体免疫状态博弈的结果。中医药治疗往往不是着眼于病,而是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在改善临床症状、避免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独到优势。
“我国功能保健食品中,中药类保健食品约占70%以上。”贾亚光强调,中药与中药类保健食品同宗同源,配方基本相同或近似,只是保健食品使用中药成分的剂量较低。
北京中医药大学有关专家指出,中药类保健食品配方研究要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脏腑、阴阳、八纲、气血津液等辨证分析,针对不同证候类型的适宜人群,选择适宜的中药原料进行配伍,达到辨证保健的目的。
同时,中药类保健食品配方不是数个原料的简单罗列,而是严格遵循性味归经、升降沉浮、七情和合、配伍禁忌等传统中医药理论,根据调理原则,选择适合中药原料合理配伍组成。
贾亚光表示,我国保健食品允许使用的中药原料主要包括“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和“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按照产品组方中所用中药原料占原料总数的比例,可将中药类保健食品分为纯中药组方、中药为主组方和少量中药组方三种类型。
其中,以中药为主组方产品占全部产品的一半以上,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纯中药组方产品约占全部产品的1/3,以少量中药组方产品约占1/6。
从中药保健食品的药材成分来看,我国可用于中药保健食品的中药材超过200种。其中,食药两用中药材110余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80余种。
据悉,目前在我国注册的中药类保健食品中,以枸杞为主要成分的保健食品有1600多个,以蜂胶、西洋参、灵芝、黄芪为主要成分的保健食品均超过1000个。从整体来看,对枸杞和蜂胶的使用明显高于其他中药材。
贾亚光判断,此次疫情让强烈的健康消费需求得到充分释放,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设计、以中草药为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以传统经方和秘方为设计基础、以药食同源物质为原料生产的食品,今后市场销售量将强势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