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催生的风口不少,最近大热的风口是越烧越猛的“直播带货”,这点大家都有目共睹。当下,老牌玩家竞争激烈,新的玩家也还在陆续涌入。直播带货的形式不仅为各地农产品销售创造了全新通道,也成为各大电商平台寻找新流量的重要入口。照目前这一形势来看,“直播带货”这股风潮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CEO也逃不过的“真香定律”
在疫情环境催生下,直播带货迎来全民流行时代,在获得各方支持、重视以及推广下,直播带货已然变成了营销的风口和潮流,影响力不容小觑。
据悉,为助力广州复商复市,广州首届直播节将在6月6日至8日启动,进一步助力“千年商都”打造“直播电商之都”,而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以城市为平台的直播带货节。据了解,本届直播节将重点呈现多产业、多商家开播,全天候、多场次直播带货,3天设超20万场直播,各电商平台直播间将累计发放超过10亿红包。此外,除了传统的批发和零售业,直播节还将积极推动住宿、餐饮业、制造业、租赁、商务服务业、教育行业等开展直播带货,营造全品类直播的良好氛围。
近日,同样自带话题的“网红”企业家董明珠在抖音也开启了直播首秀,从数据上来看效果却不太理想。而此前,对于直播带货这种新型方式,董明珠似乎是排斥的。她曾在节目中表示“我坚持线下!”,随后却加入了直播带货,这一举动似乎有点“打脸”。但想想,连经历过几次创业失败的罗永浩也躬身入局,成为了一名带货主播,董明珠反口的举动也就不感到意外了。对比下来,罗永浩作为直播带货的小白,成绩不算太失败,毕竟作为主播,名气虽然是重要的决定因素,但主播的说话技巧和产品选择才是核心竞争力。
但无论是罗永浩、还是董明珠直播带货,我们都能从侧面看出,“直播带货”无论是对品牌或是个人的营销,都有着巨大的诱惑力。
而在罗永浩、董明珠等企业家直播带货打下前阵之后,诸多企业CEO也坐不住了,纷纷涌入直播间带货。据相关统计,目前已有数十位创始人或CEO开启直播带货,遍布各大商业领域,其中涉及美妆、餐饮、家电等行业,包括有国美零售总裁王俊洲、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当当创始人李国庆等。
面对当下直播带货成为点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股趋势,企业家们为何纷纷走进直播间尝试这些全新玩法?看中的无非是其背后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扩大品牌影响的营销效果。
火爆发展伴隐忧 监督管理机制还有多远?
“直播带货”日渐风行,逐渐成为电商、品牌、商家标配,已是普遍现象。可是在大风口下,许多人也只注意到其火爆程度与发展趋势,却忽略了背后的隐忧。如果真正细究直播带货这一领域,会发现“带货江湖”并非风平浪静,平台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直播带货“翻车”事件也屡有发生,败坏了不少好感,也带来了些许差评。
在3月末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中显示,有37.3%的受访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其中消费者对主播夸大和虚假宣传、有不能说明商品特性的链接在直播间售卖等两大问题反馈较多。
目前,直播平台存在监管缺陷颇多。受主播流量、商家入驻等因素影响,很多平台在发展与监管上毅然选择前者,导致诸多违规行为频发。照目前的发展态势,相应的监管规则还不完善,我们也不得不猜想,接下来相关部门是否会做出相应的监管举措,市场监管制度是否也将紧跟而上?
事实上,在电商直播带货过程中往往涉及多方利益主体,也就意味着需要多方合力去规范市场秩序和解决发展中的痛点,建立协同共治机制。加之互联网的快速且广泛的特性,因此相对于线下门店营销,直播带货更加具有监管难度,这也给相应的监管部门出了大难题,可见在对直播带货的监督管理上还有很长的一条道路要走。
此前,商务部在提到网络直播促销时也曾表示,任何业态模式的运行都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而在规范发展的基础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此前也已释放出从严监管的明确信号,由此可见,其后也将会加大对直播带货的法律约束和诚信约束,将直播带货纳入到市场监管的轨道。
针对目前的直播带货发展态势,有人呼吁应及时修改《广告法》和《电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将直播电商列入法律规制范畴;要求进行直播带货的网站平台应接受监管部门审核,加大对电商直播的审核力度,提高直播带货准入门槛,使直播带货有法可依。除此之外,还应完善直播带货行业的诚信评价机制,对于那些随意夸大、欺诈、误导消费者的直播带货行为,对那些违法违规的平台予以严厉打击等,实行“零容忍”。
虽然我们乐见直播带货的发展壮大,但也不能任其野蛮生长。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大力促进其发展的同时也应加强监管,企业在加码直播带货之时,更需要加强规范自身行为,积极引导直播电商向上发展,打造潮流消费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