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美国制药集团的丹尼尔·史密斯身着唐装出现在媒体面前。对丹尼尔·史密斯来说,中国的市场像他身上的唐装一样,既让他着迷,又让他不完全理解。作为年销售达到近20亿美元的一家涉及药品、保健品、日化以及消毒产品的公司,对中国市场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目前在中国只有一个代理产品,而不久前这个产品又在中国出了“意外”。
据了解,今年7月,美国制药集团在中国唯一的一个代理产品——“希银2000+”,由于夸大宣传被中国的卫生部所查处。而此次丹尼尔·史密斯来华就是处理该事件的善后事宜。“集团将设立中国公司全面接管‘希银2000+’和后续产品的市场工作,取消以前在中国的总代理制。”据丹尼尔·史密斯透露,美国制药集团将在中国投资4亿人民币(5000美元)建立中国公司。
直销法出台前夕 跨国公司纷纷动作
虽然,丹尼尔·史密斯强调集团在中国的运作模式将主要依托分销商和专卖店取得,但他表示对敏感的直销市场暂时还没有考虑。业内人士认为,在直销法出台前期,美国制药集团投入巨资建立中国公司,和其他的跨国公司一样,看重的是直销法出台后,将会快速放大的保健品、日化品市场。据了解,该集团在中国获准上市销售和正在等待批准的保健和日化产品已超过600个,明年将陆续开始大规模上市。据丹尼尔·史密斯透露其他几家在国际上排名靠前的跨国健康产品企业也正积极准备进入中国市场。
如果说美国制药集团等其他跨国健康企业对中国的直销市场还处于观望状态的话,那其他已经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如安利、如新等已经躁动不已。大约一个月前,安利就处于直销法出台的“临战”状态。据业内人士透露,因为处在敏感时期,安利等企业中核心部门的出差工作已被暂时冻结,相关高层也在紧急研究策略。
如新企业集团的躁动丝毫不亚于安利。早在6月,如新企业集团在上海高调宣布再投2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5亿元),在上海建立一个工厂生产旗下保健品品牌华茂系列,并快速在中国扩张专卖店的数量,以期符合将出台的直销法规的要求,“现在我们的专卖店已经有150家。我们目前还在等待直销法规细则的出台,到时候公司会有大的动作。”如新有关人士对记者透露。
据了解,今年年底前将出台的直销法,已经吊起了跨国公司的胃口。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直销法规的出台,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健康产品市场的速度将加快,因为直销最适合保健品和日化产品的销售。
直销高门槛对国内企业有利
面对将以直销方式切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中国健康产业似乎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虽然是内外一致,但与直销法讨论稿相比,直销门槛一点也没有降低,企业注册资金8000万元,保证金2000万元。”国内一家保健品企业的老总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抱怨。
目前已经开始直销运作的内资企业至少在1000家以上,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而他们又大部分属于健康产业。如果按照直销法规,这些企业大部分拿不到直销牌照。
据了解,国内企业正在寻求解决办法,积极应对直销的高门槛。此前,中国保健协会曾高调组织中小保健品企业成立“保健产业集团”,以应对直销准入的“高门槛”,但其后又一度没有了消息。据业内人士透露,中国保健协会也正在推进此事,记者联系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朱康年,他表示有此事,但最新情况不方便对外透露。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直销高门槛限制了国内企业,但对国内企业不一定是坏事。“事实上,直销一直并非主流的销售模式,并且在西方现在已逐步衰退。”这位人士介绍,“全世界直销销售额可能只有1000亿左右,还不到全世界商品零售总额的1%”。
中国保健协会贾亚光也认为在直销领域存在更多的是泡沫。“直销其实只是一种行销手段,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过硬的产品,说什么都是白搭。”他表示,直销法出台是件好事,一方面,这使得直销监管、执法有关可依;另一方面,也使得进入直销领域的企业增多,通过充分竞争有利于破灭直销高利润的神话。
【声明】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