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保健品市场,很多人都会觉得鱼龙混杂、乏善可陈乃至前景黯然。然而6月28日来宁参加保健养生发展论坛暨江苏省保健养生业协会年会的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张凤楼,透露了该协会与中央党校对国内外保健产业走势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国内外保健产业普遍发展红火,保健品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
“美国有1/3的人服用维生素。”张凤楼介绍,美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约600家,销售最大的是维生素或矿物元素,几乎占市场销售额的一半以上,其中复合维生素占36%。名列前茅的还有维生素C、E和儿童用维生素,其次是卵磷脂。市场上可供的保健品约2000多种,分为维生素、矿物元素、氨基酸、益生菌、助消化剂、天然激素、抗氧化剂、蜂产品等13类。
日本是最早研究保健食品的国家,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成为主要生产国和发达的保健食品市场,“健康寿命”的概念深入人心。目前,日本有300家企业从事功能食品的开发和研究,年产保健品3000多种。从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保健品消费量增加了50倍。
而在我国,从1998年开始,保健企业逐步走出低谷,开始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截至2008年,我国审批保健食品9613个,保健食品生产企业1600余家。经济学家预测,中国未来保健产业年销售将达到7000亿—8000亿,成为绿色GDP产业。
张凤楼分析认为,“目前全球有70%的成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为保健产品提供了很大的商业空间,保健产品的质量、功效、品牌、服务则是市场制胜法宝。”对中国企业而言,保健市场可谓商机与挑战并存。有关资料表明,欧美国家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的花费占总支出的2%以上,而中国只占0.07%,人均年消费31元,是美国的1/17、日本的1/12。目前,我国保健企业正面临着与“洋企业”竞争的巨大压力。我国加入WTO后,外资保健巨头即开始登陆,安利、保洁、美国健康联盟、杜邦等一批跨国公司纷纷设厂或推销产品,近5年,洋品牌每年递增12%。据有关市场调查公司统计,每100个购买保健品的人当中,就有15个人购买洋保健品。而我国能与这些跨国公司竞争的企业寥寥无几。我国保健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为:规模较小、产品及功能雷同、新产品缺乏、低水平重复、缺乏技术资金投入,企业间恶性竞争。
“发展保健产业,是扩大内需的需要。”张凤楼指出,大力发展保健产业,特别是保健服务业,可以改变我国第三产业比例长期过低的问题。目前,全国保健服务企业有140万家,产值2000亿。到2020年,仅保健服务业就会使第三产业比例提高3.9个百分点,保健服务、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三大行业可容纳劳动力1亿左右。
鉴于保健产业巨大的商机和就业机会,张凤楼建议,国家应把保健产业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在技术、税收、金融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