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好的政策环境下,保健食品行业呈现出巨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空间。然而,目前制约我国保健食品发展的主要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
“中国是最大的保健食品原料供应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目前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未来将势必主导世界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3月17日,在第三届功能性食品技术创新与配料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上,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功能性食品分会理事长金宗濂作出上述表示。
市场潜力巨大
迅速扩张的中国市场让全球从业者感到振奋。
美国专业调研机构NBJ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世界营养产业年均增速在8%~10%之间,预计到2014年,世界营养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3500亿美元。其中,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营养产业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专家指出,近年来,数量庞大的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各种“富营养病”,以及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现象,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饮食干预就成为人们自我保健的主要手段。
“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最关注的是功效和无副作用。”金宗濂说,具有补充营养促进健康的保健食品已经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保健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而是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降低疾病风险,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等特点,适宜各类人群食用。
现在,保健食品的消费人群也在逐步年轻化。据大型行业研究机构庶正康讯的数据统计,2008年保健食品消费人群的42%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35%为40~60岁中年女性;而2010年调查发现,21~35岁的中青年人的比例大幅提升,正在成为主要的购买群体之一。
中国保健协会保健食品工作委员会会长张志祥表示,由于保健食品产业市场前景好、利润空间大,许多大型食品企业也开始纷纷向保健食品产业进军。目前,我国营养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已经占据40%,其产品占全国销售额的80%以上,有10多种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印发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首次被列为我国重点发展的行业。
《规划》指出,到2015年,我国营养与保健食品产业将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形成10家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下一步,国家还将重点推动研发和生产优质蛋白食品、膳食纤维食品、新功能保健食品等。
重视产品研发
在利好的政策环境下,保健食品行业呈现出巨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空间。然而,目前制约我国保健食品发展的主要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
金宗濂表示,我国大多数保健食品的功能因子还不能确定,其作用机制也不是十分明确,对功能因子的有效剂量范围及安全用量也缺少相应的研究,功能食品中的有效成分检测及鉴伪技术手段也相对落后。
另外,我国的保健食品大多以胶囊、片剂等药品的形态出现,而以食品为载体的产品较少,而且也缺少针对肥胖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老年记忆障碍等特殊人群的功能食品。
如何才能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金宗濂认为,围绕新功能、新原料的应用技术的创新才是保健食品产业的根本出路。
目前我国已经注册的保健食品有27项功能,而新功能是指这27项以外的功能。金宗濂认为,当前有许多新功能值得开发,比如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预防蛀牙、改善老年骨关节功能等。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里特认为,保健食品不可忽视的是其生理功能,即食品或食品成分对人体免疫抵抗、生理节奏、精神镇静、神志清醒等状态的调整功能,而与生物功能有关的成分主要集中在植物化合物上,例如黄酮类、多糖类、膳食纤维等。
现在,卫生部新的医改方案将预防和控制疾病放在首位,这表明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预防为主的极端重要性。因此,“治未病”和“亚健康态”也是未来研究保健食品的重要课题。
金宗濂建议,结合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理论,充分利用我国特有生物资源和技术,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保健食品是未来产品研发的重点。
而寻找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食物资源,就需要分离纯化其有效成分,建立检测方法。“建立一套与体内试验相结合的体外快速检测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这将有助于在较短的时间获得天然的活性成分。”金宗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