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化妆品零售收入达到886亿元,同比增长10%。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表示,近五年来,外资大众护肤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从近60%下降至45%左右,而国产品牌发展驶入快车道。
化妆品市场前景远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1至7月,全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日用品和化妆品销售总量高达340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亦超过同期全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增速的平均值。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些年来随着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消费者呈现出日益成熟的趋势,具体表现为需求的多样化、购买渠道的多元化、诉求的个性化。单一化妆品品牌已经无法通过零星的产品吸引不同客户群的青睐,消费者在选择上不再盲目,对化妆品定位诉求更具个性化,要求也更为细致。
上海家化的2014年中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16%,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4%。其中化妆品销售收入近10亿元,同比增长14%。
上海家化董事长兼总经理谢文坚在2014年中国消费新势力发展年会上表示,日化行业未来5年能保持12%的增长,2018年整个日化零售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在这其中,逐渐展露出头角的本土日化品牌期待能有良好表现。
谢文坚认为,个人收入的持续增长将为日化市场的消费注入更强的针剂。拉动消费者需求,针对不同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将适时的拉动日化行业的消费力度。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也为日化市场带来更多的新鲜血液,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将直接影响消费市场,日化产品作为消费市场中的刚需消耗品,消费额会逐步提高。至于个人健康护理意识的提高,则从无形的层面对日化市场产生直接的有形影响。
本土化妆品任重道远
然而,国内化妆品市场在迅速扩展的同时,行业内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市场的无序竞争、政策不完善、行业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化妆品市场内矛盾频现。
我国化妆品企业在资本实力、产品结构、技术含量、品牌影响、市场份额等方面同国外著名的化妆品企业相差甚远,外资企业对市场控制程度不断加深。目前,位列国内化妆品排名前5位的均为跨国品牌,我国化妆品市场近80%以上的份额被进口化妆品与合资企业产品占有,利润份额更是超过9成。而为数不多的本土日化品牌在市场上多数扮演着尴尬角色。北京日化协会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本土日化行业及品牌目前困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人才的流失、机制的不完善等。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秘书长郑志受认为,本土日化品牌长时期被外资品牌压制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创新跟进的困难。
本土日化企业多追求短期利益,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持久的创新能力难以形成。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刘凤军表示,创新对企业至关重要,不断地创新会提高产品质量、塑造品牌效应。企业一旦缺乏创新的能力和实力,势必就会遭到时代的淘汰。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土日化品牌产品定位低、发展空间小、附加值低直接决定了本土日化品牌现今的尴尬局面。另外,业内人士认为,本土日化企业对产品及品牌的保护不到位。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多采取收购、兼并的方式,导致不少本土日化产品、品牌的消失。
化妆品行业专家冯建军表示,虽然目前本土化妆品牌在原始资本积累和知名度方面都有了一定渗透,但它们处于转型期,要想真正和外资品牌进行较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