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网讯:继基因检测技术之后,干细胞生物技术在直销行业热度悄然升起,干细胞产品更是备受广大消费者关注,干细胞作为人类未来生命科技发展方向之一,不仅能够促进细胞再生、恢复器官年轻态、延缓衰老、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传统医学无法克服的疾病,到目前为止,干细胞可治疗近100种疾病,被医学界称为“种子细胞”、“万用细胞”。如此神奇的干细胞也受到直销企业的高度关注,直销企业纷纷涉足干细胞,会给行业发展带来新的迹象吗?
1、前景可观,将健康细胞植入疾病中
如今很多疾病目前是传统医药难以攻克的,于是利用再生医学帮助病人缓解痛苦就逐渐成为研究者的兴趣。如同时下火热的3D打印一样,让组织生物学家为器官移植和修复带来了新希望一样。干细胞很早就被科学家视为再生医学的一场革命。但是目前对干细胞的治疗并没有临床,更多的只是相关的临床研究。干细胞研究,人们相信,绝大多数疾病,包括神经性疾病、糖尿病、慢性心脏疾病、肾脏病、肝脏疾病、癌症和艾滋病等,都可望借助干细胞技术得到康复。
那什么是干细胞呢?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机体的起源细胞,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或组织器官,医学界称其为“万用细胞”。干细胞治疗是把健康的干细胞移植到病人或自己体内,以达到修复病变细胞或重建功能正常的细胞和组织的目的。干细胞疗法就像给机体注入新的活力,是从根本上治疗许多疾病的有效方法。
从全球市场来看,干细胞技术及开发近年来一直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热捧,仅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的上市股票中,干细胞概念股的相关市值就超过300亿美元。预测,全球干细胞产业近两年的潜在市场约800亿美元,而到了2020年前后可高达4000亿美元。在中国,干细胞产业同样前景可期。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高科技生物产业之一,加快发展这一产业对提高人类生活水平,造福人类健康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中国干细胞产业已经形成了从上游存储到下游临床应用的完整产业链,预计未来5年干细胞产业收入将会从目前的20亿增长到300亿,年均增长率达170%。
2、翘楚直销,多家企业率先发力干细胞技术
随着干细胞基础研究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干细胞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除了人才培养、投资机制、伦理道德在内的各种社会环境要素支持,企业在干细胞的开发与应用上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
2014年长期致力于研究抗衰老活性成分的全球美容直销公司欧瑞莲宣布其公司将大力投资植物干细胞的研究。欧瑞莲利用这项创新性的研究以开发有效地抗衰老成分,以提高肌肤的抗老化能力,提升肌肤的年轻状态。这项先进的护肤技术以安全活性成分组成,具有高度的可持续性与百分百的可追溯性。此外,该基础还可实现高纯度、高质量与高效活性成分的生产。同年4月18日,康婷生物医学研究院成立。研究院主要从事干细胞、免疫细胞和基因检测方向的研究工作。作为我国第35家拿牌直销企业,天津康婷的干细胞研究成果不仅能引发全球美容、美体、器官移植行业的巨大需求,更能有助于人们重新树立对直销行业和直销产品的正确认识。今年4月,“卫康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暨干细胞实验室揭牌仪式新闻发布会”在卫康生物科技园隆重举行。会上,卫康生物集团董事长王宗继与广东万海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卫康干细胞实验室科研带头人李相鲁博士签署合作协议。这意味着直销企业卫康在干细胞发展上已迈出了第一步。
随着越来越多的直销企业迈向干细胞的“蓝海”,干细胞系列的技术与产品随着诞生,随着我国大健康(爱基,净值,资讯)产业飞速发展,政府利好的政策支持,干细胞在直销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带来更多一番与众不同的气象。
3、萌芽阶段,干细胞面临巨大诱惑且为时尚早
我国的干细胞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政府对科研经费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近几年我国的干细胞研究发展很快,每年的论文发表数量和论文被引用频次不断攀升。目前,我国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了近百家不同规模的干细胞公司从事干细胞产品的研发、干细胞库的建立和干细胞及相关产品的销售。我国的干细胞产业从上游的存储到下游临床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已经形成,产业链各环节盈利状况良好。在宽松监管与市场客观需求等五大因素的驱动下,市场将呈几何级的增长。
与此同时在2015年,备受业界关注的干细胞三大政策终于落地,《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关于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备案工作的通知》先后出台,为干细胞产业规范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对此,业内普遍认为,《办法(试行)》作为国内首个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规范性文件,将大大推进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的进程。但需注意的是,《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的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对资格也做出较严格的规定,且按照该办法完成的干细胞临床研究,不得直接进入临床应用。这也意味着,上市公司没有资格进行临床研究,今后上市公司如果希望进入干细胞研究领域,只能与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即便临床研究有效,也暂时无法转化为商业应用。从这一点来看,干细胞真正实现全面应用还为时尚早。
目前全球从事干细胞产业的公司多达300余家,但是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很多生物公司并不对病人安全负责。中国的干细胞市场,同样比较混乱,《自然》以及《经济学人》等知名杂志对中国混乱的干细胞市场进行严厉地批评。很多公司在利益的驱使下,铤而走险,很多治疗手段并没有被国家卫生相关部门得到审批而对病人进行治疗。况且有些公司打着干细胞库,储存干细胞的名义,向病人所要高昂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