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有关保健品的促销也进入旺季,其中不乏一些商家通过各种方式忽悠老年人花大钱购买一堆没用的所谓保健品。为此,市场监管部门总结了一些这类骗局的“套路”,帮你轻松识别。
套路一:洗脑营销
一般此类骗局都会打着免费健康讲座的旗号,向老人灌输歪曲的健康理念,虚构夸大他们的病情,再把自己的保健品和仪器吹得天花乱坠,诱惑老人购买。而且还往往是饥饿营销,雇几个托进行哄抢,营造一种迟了就抢不到、抢到就是赚到的错觉,让老人们冲动之下来不及多想就买了。
套路二:亲情营销
营销人员一见面就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哄着老人高兴,去老人家里可能比子女还勤快,帮老人干家务,和老人唠嗑,不仅把家里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还得到了老人的信任。时机成熟再以健康之名向老人推销自己的保健品和仪器,或者假装为难地和老人说销售目标完不成公司要把自己开除了,博取老人的同情,最终达成销售目的。
套路三:体验营销
拉着老人体验各种医疗器械,吹嘘疗效,打着“21世纪最科学的”、“来自星星的高科技产品”之类的旗号,忽悠老年人花钱,购买包括床垫、洗脚盆等在内的天价商品。
套路四:免费体检
打着免费体检的幌子,找几个没有医师资格证却穿着白大褂的人煞有介事地给老人体检,在体检报告上做手脚,吓唬老人掏钱治病,趁机高价推销保健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营销都是循序渐进的,温水煮青蛙,一步步麻痹人的警惕意识。比如一开始在小区里打广告,免费健康讲座,“专家”主讲,邀请老人去听,听讲座还可以免费发鸡蛋,发红包。接下来开始卖东西,买多少就给返多少,还有抽奖,吸引更多老人参与。最后一天才是重头戏,卖的往往是天价的保健品或仪器,老人争先恐后地买了,满心期待再返钱的时候,商家已经收拾细软跑了。
专家认为,老年人之所以频繁被骗,一方面可能与老人对于健康和长寿的更迫切期望有关,另一方面,就是从众心理,当看到邻居、熟人、亲戚都买了,就觉得这个东西肯定好,自己也要买。此外,老人相对比较节俭,难免会有占小便宜的思想,商家前期免费送东西发红包等方式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
为此,市市场监管部门也提醒大家,除了提醒老人谨慎辨别之外,想要避免老人盲目信任保健产品商家,子女或亲友可以尝试做以下几点:
1、定期带老年人去正规医院进行体检,用医生的权威驳倒不法商家。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问题,更是给老人一种安心,相信自己是健康的,才不会被不法商贩忽悠。而且体检的费用比起这些昂贵的保健品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子女只要耐心开导老人,相信老人会算得清这笔账。
2、多与老年人进行情感交流,给他们安全稳定的情感联系,并支持和鼓励老年人在安全的人际范围内进行情感交流。有安全感的老人比较不容易在骗子身上花费感情。
3、不要让老人觉得自己已经是没有价值的人了,要让老人充实起来。如鼓励老人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孩子琴棋书画,或者说说自己的人生经验;侍花弄草,养点宠物;平时多参加老年人联谊会,一展所长等。这些都有助于增加对自我价值认可,提升自尊水平,减轻焦虑。
4、老人老了,就像一个“孩子”,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固执己见,或者有着贪小便宜的陈旧思维,这就需要子女用更多的耐心和智慧来关怀与照顾老人,尽自己所能让老人放下大家长的架子,意识到已经到了需要多听子女的意见的时候,并提醒老人世界上也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