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瑞莲化妆品(中国)有限公司CEO马博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已经成为欧瑞莲最大的市场,这是继安利、玫琳凯、如新、康宝莱、优莎娜(葆婴)之后,第六家宣布中国是其最大市场的国际直销公司,凸显了中国直销的巨大潜力。
一、中国成安利、康宝莱等直企最大市场
中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增长,整体的消费能力也在增强。可以说,中国是全球成长性最强的市场,不断地吸引着世界各国直销企业来到中国扎根。
1995年,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利(中国)”)正式成立。美国安利公司总裁德·狄维士在2013年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表示:“安利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是安利全球最大市场。”而据资料显示,早在2004年,安利(中国)销售额就已达170亿元人民币,缴纳税款37亿元人民币,那时中国就稳居安利全球最大的市场。
康宝莱(中国)保健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宝莱(中国)”)于2005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其2014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就已显示,康宝莱中国区以91%的销售额增长率领跑全球市场。
玫琳凯(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玫琳凯(中国)”)于1994年进军中国市场。1995年至2013年这17年间,玫琳凯(中国)以接近100倍的业绩增长速度逐渐影响全球,在2013年正式超越美国,成为玫琳凯全球最大的市场。
美国优莎娜公司成立于1992年,在2010年走进中国市场。葆婴作为优莎娜的全资子公司,扮演着优莎娜通过直销进军中国保健品市场的桥梁角色。2017年6月份优莎娜称,大中华区销量约占其总额的50%,中国已成为其最大的市场。
2003年,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如新(中国)”)进入我们的视线,开启其在中国的长跑之路。在2016年,大中华区已占如新集团全球业绩超过三分之一,并超越美国及北亚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由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市场对许多国际直企的贡献是非常大的,这也是国际直企选择进入中国的根本原因与动力。
二、抢滩中国下的政策倾斜
如何适应广阔而复杂的市场环境,如何满足差异化的市场需求,这是所有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都要面临的首要课题,而上述直企都对这个课题给出了生动的答案。
1.生产政策倾斜
安利(中国),早在1992年,其就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占地面积14.1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该基地拥有32条生产线,年产能超过300亿元人民币,是美国安利公司最大的海外生产基地,后为扩大产能,又在附近增建了第二生产基地,并计划把原来放美国加工的部分拿到中国来加工。
康宝莱(中国)不断在华开辟新的企业生产基地。1998年,康宝莱(中国)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生产基地,为中国市场生产粉状和片剂产品;2010年12月,康宝莱(中国)首个全球原料生产基地在湖南正式成立;2014年9月,康宝莱(中国)第三家工厂落户南京江宁高科技工业园,用于对原料和产品实施测试和分析。
2016年10月,优莎娜在中国北京的新工厂(葆婴有限公司新工厂)比预计时间提前两个月拿到了生产许可证,开始投入生产。据介绍,此工厂仅为中国大陆地区制造产品,提高产能就是为了支持中国地区的销售。
2.营销政策倾斜
2017年,安利(中国)打破省域界限,布局全国40个城市群,将城市群的概念覆盖全国,让组织架构更趋扁平化;并据此布局线下体验馆、体验店等设施,配合安利专属的社交电商平台及先进物流配送体系,这是安利(中国)为适应中国市场发展的特点所做的营销上的改变。
玫琳凯(中国)在深耕中国市场多年后,2017年初正式进军保健品领域。进军保健品市场的动作背后,是玫琳凯基于直销模式的优势对中国市场需求做出的反应。
3.研发政策倾斜
安利(中国)在无锡设立的植物研发中心,致力于融合中医药文化与尖端生物科学技术,研究中国的中医药原料保健食品,以适应中国消费习惯。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兼顾全球化与本土化趋势,维持创新优势,如新在中国上海
建立了如新大中华创新总部园区,该如新大中华创新总部园区是如新发展史上最大的海外投资。此外,在如新大中华创新总部园区内,针对中国市场还特别建立了一个抗衰老科研中心。
安利、康宝莱等多家国际直企抢滩中国市场的背后,是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产生的吸引力。对于众多企业来说,中国仍然是一块不可错过的战略要地,是不能错过的“香饽饽”,这也是越来越多企业进驻中国的根本动力。而如何适应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大环境,也是摆在外资直企面前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