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不断的被扣上黑帽子,其实那些能治百病的仪器与神药与保健品没有半毛钱关系。被爆出问题的基本是不具备国家认证的的三无产品,消费市场对保健品的误解越来越深,出现问题后,不该一竿子打翻这个行业。
“出问题的基本不是保健品,但是我们都赖在保健品上。”
针对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保健品风波,3月15日,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的“诚信-前行”直销企业座谈会上,中山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副所长蒋卓勤如此为保健品喊冤。这位蒋副所长可谓来头不小,他是网易公开课的当红“住持”。参与过多项科研项目;已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在Am J Clin Nutr发表第一作者论文获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侯祥川奖励基金学术论文一等奖。作为中大教授,同时是资深的保健食品行业研究专家,蒋卓勤与国内外营养品、膳食补充剂生产企业有着较广泛的研究合作及学术交流,对保健品的定义有着充分了解。
蒋教授呼吁,“大家不妨回忆一下,权健的火疗养生非法行医、华林的酸碱平、传统中医养生理疗、然健环球旗下包治百病的诺丽果汁、华莱健黑茶、依江春的金圣丹等,这些产品都随传销团体被依法查处了。总结看出,这些出事的传销“保健品”,基本都不属于国家批准的保健品,更有个别产品与保健品在定义和功能上背道而驰。”
▲中山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副所长蒋卓勤
保健品不是背锅侠
大多数的民众,对保健品的了解都是半桶水,这也是许多顶着保健品名号的不法企业可以对消费者洗脑销售的原因。以权健事件中周洋小女孩为例,四岁身患恶性肿瘤,在大医院手术化疗后各项指标趋于正常。一个偶然原因,被“好心人”引荐开始服用权健公司的药品。三个月后,孩子病情恶化最终离世。众多被爆出危害了身体的“保健”产品,都有着将保健品变为神药的默契。
保健品和药品本就不同,保健品属于功能性产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仅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保健品通过口服使用,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燕窝、保健贴、压片糖果、频谱仪等都不是保健品,但却都被公众误认为保健品。
本网就保健品的成分含量查阅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物品名单:
注:任何含有超出以上目录
中药饮片成分的均为不合法的保健品
在列表中不难发现,大多数具有保健作用的食品,都是比较常见的中药品,药效在中药书籍中都可寻,并没有像违法商家吹嘘的那样神奇效果,只具有对特定人群调节身体的作用。
另一方面,药品又是什么呢?从定义上看,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两者对比可以清晰看出,真正的保健品不能治病。
27项保健品功能无一能救命
在3.15的直销论坛上,中山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副所长蒋卓勤提出,公众需要理性认识保健食品,保健食品的非法宣传远远小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都是经过备案和严格审批的,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其中国家对应的保健品功能项目有27项,另加一项就是补充维生素矿物质,每一项都是在有标准方法,按剂量、度数来做实验得出的结论,产品没有效果则不能申报保健功能,而且检测机构需要国家认可,没有国家授牌机构的报告是无效的。所以通过检测的保健品,其保健功能是存在的。
本网观察发现,27项保健功能中,无一项具有治病救命的功能,超出27项的功能即可判定为夸大宣传的假保健品。
既然不存在治疗的作用,在癌症日益低龄化的趋势下,保健品是否能抵抗疾病的发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研究副教授张洪涛对此强调说,药监局等单位明确指出,保健品没有可以证实的“抗癌”功效,但目前保健品已成为虚假宣传的重灾区,不少宣称具有治疗癌症功效的“神药”更是耽误了患者的重要治疗期,导致后果无法挽回。
因此,标榜着抵抗各种重大疾病的保健品也不是真正的保健品。蒋卓勤表示,国家对保健品都有着细致的标准和规定,只要符合要求的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补充调养,而夸大其谈的神物,并不属于保健品,行业的乱象也不该由保健品全盘背锅,消费者该具有理性认知和选择的能力,真正获得国家认证许可的保健品还是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