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互联网健康医疗发展报告(2018)》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6年,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投资案例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2014年以来,在政策支持和资本追捧的共振下,诞生了一大批利用互联网手段围绕患者、医生、医院展开的创业项目,整个互联网医疗行业呈现井喷的发展现象。
然而进入2016年后,受商业模式同质化严重、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的影响,互联网医疗发展已经进人瓶颈期。2016年底,就医160、寻医问药、好大夫在线,互联网医疗老牌劲旅的裁员传闻此起彼伏;药给力、传太医,后起之秀倒闭收缩叹息不断。
2017年开始,互联网医疗的投融资逐渐遇冷,全年投资案例仅176起,较2016年缩水了43.8%,互联网医疗在经历过火热又回归冷寂。从2014年"移动医疗创业元年",到2017年开始的资本低潮,互联网医疗在短短两年内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大起大落。
互联网医疗市场早期投资占主导
就融资阶段而言,2017年互联网医疗行业融资案例主要集中在早期。其中,A轮融资案例最多,达到了73起,占比43.5%;其次是B轮融资,案例数量为35,占比19.9%;天使轮融资案例数量也达到了29起,占比16.5%;B轮以后的融资案例只有1起,B轮以后成功融资案例数的稀缺,代表了互联网医疗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企业要成功走到成熟期仍然是件艰难的事。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成最热门领域
2017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共有134起融资成功的案例披露企业名称,这些企业分布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线上检测服务、健康管理、医疗信息及挂号服务、在线问诊、医药电商、医疗教育、移动医疗、分级诊疗、媒体/社区等十大细分领域。其中,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作为2017年互联网医疗最热门的融资领域,共有45起融资案例发生,占33.6%;线上检测服务是第二大热门融资领域,其融资案例数量也达到了31起。
北京市融资案例数量居各地之首
2017年的互联网医疗行业176起融资交易里,融资企业分布于多个省份,另有3起案例未披露企业所在地域。北京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以76起融资居各地之首,占所有地域融资案例数的43.2%,连续几年保持领先地位。广东省和上海市的融资案例数量为34起和33起,分别居第二位、第三位。这些地区,一方面创业生态完善,另一方面医疗资源丰富,从而更容易获得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