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的“百日行动”已经进入收尾了,当然整治市场乱象的长效机制不能松懈。这次行动公布的案例我们看到,公布的100个典型案例里面,“保健”品,包括食品、有毒有害的食品、假药等占到54%;其他,医疗器械、用品、美容院等,占到39%。大家最关心的保健食品案件占7%。
但就是没有一起是拿牌直销企业涉嫌传销的。这跟之前一些人鼓吹的似乎很不一样。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创始院长、法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孙选中教授表示,百日行动期间,不少媒体喜欢把传销的帽子往直销企业头上扣。
孙选中教授说这话是有根据的,我们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百日行动以来,一些媒体披露的各种有的没的消息,就有26家拿牌直销公司被卷入“涉嫌传销”的漩涡,但事实上,这些事件的起因大多数都是消费纠纷和退换货矛盾。
孙选中认为,“百日行动”100个执法典型案例却没有一起拿牌直销企业涉嫌传销的案例。这种强烈的反差,说明媒体对传销的理解并不准确,存在误读。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误读,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的呢?
谁在把直销妖魔化?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已经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的权健事件。
权健事件是一个全国性的大事件,单单发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关注度就超过了5.5亿人次。在这场眼球的“盛宴”中,不管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不管是圈内还是圈外,不管能不能和权健扯上关系的统统跑来蹭热点、吸流量。
以XX新闻为例,仅一周内就发表了35篇曝光某直销企业违规的新闻,发文频率堪称罕见。
而一些文章所用的标题也堪称是“壮观”,恨不得炸裂地表。诸如“死亡”“招魂”“人血馒头”“传销”“人命官司”“15条命案”“百亿帝国”“该倒了”“吃人牌照”“疯狗”“92家直销公司都有问题”“毒药”这类“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司空见怪,为流量无所不用其极。正是这些粗制滥造、经不起推敲的文章,却被不明就里的大众疯狂转发,让人们对直销产生负面情绪,造成了片面的认知。可谓是极尽主观、不负责任的。
更有甚者,某公司刚刚被立案调查,就急着给企业审判“定罪”,说人家是“传销帝国”。试问,司法机关尚未定罪,又何来的“传销帝国”之说?某专家,对直销的法律法规一知半解,居然称直销的门槛很低,随便一家企业就能进入。类似这样的怪谈可以说不少。
理性的声音
今天是“人人是媒体”的自媒体时代,一些相对严谨且做过调查的记者或者媒体,他们基于事实所发出的声音很可能被淹没在嘈杂的互联网海洋中。
即便是这样,仍然有一些媒体是理性的。在冷静过后,越来越多人开始反思。
法制日报在评论中批评道,“权健事件以后,一些媒体为了博眼球,说了一些缺乏法律依据的过火话,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一些保健品企业不敢宣传、不敢正常经营,这无论是对整个行业还是对国家经济发展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希望媒体减少情绪化、片面式、非理性的报道。”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王擎教授谈到直销媒体环境时如是说。
直销的负面形象由来已久,消除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实现
前段时间的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女主角明兰的祖母不愿意让明兰嫁给男主角顾庭烨,因为顾庭烨长期声名狼藉,今天忤逆父亲,明天欺负兄弟,后天逛妓院。后来顾庭烨经过一番奋斗之后终于名利双收、家庭美满。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其实,老百姓的心理是一样,对一个人的恶印象不是一天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
直销立法快15年了,我们始终没能摆脱传销的“捆绑”,除了以上说的一些媒体博眼球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始终没有能够真正地把直销和传销划清界限,把传销打灭、打死,而只能做到一时打残、打惨。一个典型的案例,1040工程,这种套路都玩了十几二十年了,现在还阴魂不散。
婕斯这样的偷渡型传销平台,没有直销牌照、没有工厂、没有纳税的“三无”盘,却可以平安偷渡10多年,2018年还做到80亿元业绩,可以有1.2万名高级经销商。还有许多职业投机者,今天这个“币”,明天那个“币”,甚至同时玩几个“币”的,这个倒了去那里,长期游走在各种资金盘、虚拟币之间。类似这些传销活动,透支的无一不是正规直销的生命营养。
另外,一些人为了“保业绩”、“冲业绩”,鼓吹一夜暴富、发大财,对纠纷和矛盾不积极处理,导致直销的形象被削弱。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冷静、反思权健事件这场风暴中的偏激行为,诸如法制日报、工人日报、北京商报等主流媒体开始引导辩证对待直销,一些企业也加大了自律。我们认为,是时候开始重塑直销的形象,通过实际的行动向消费者证明直销对改善老百姓生活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