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河南日报》刊发《多向发力清“保健”市场铁腕整治显行动成效亮剑市场监管护航经济发展——我省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工作纪实》,报道河南省联合整治“保健”市场百日行动工作情况。
河南省13个部门召开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动员会现场
杜绝“保健”市场乱象,为人民营造一个放心安全的消费环境,需要监管部门雷霆发力,重拳出击。
去年底,保健品公司权健涉嫌传销和虚假广告,引发全社会对保健品市场的关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面部署,河南省委、省政府从严要求,一场从中央到地方的“保健”市场联合整治“攻坚战”全面打响。
河南行动迅速有力。今年1月8日,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牵头,省卫健委、省工信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住建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广电局、省中医管理局、省药监局、省网信办等13个部门联手,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启为期100天的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
行动已经结束,整治成效显著。
省市场监管局局长、百日行动领导小组组长唐远游说,秉持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鲜明态度,百日行动以“宣传发动、执法办案、督导检查、通报排名、信息报送”等为抓手,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保健”市场整治取得了预期效果。
行动以来,河南省共出动执法人员239379人次,检查人员密集场所、重点场所、“保健”类店铺、重点区域164902个,开展行政指导、行政约谈5889次、宣传活动13025次、协作执法2616次。其间,共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2802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8.82万元。与此同时,清理虚假信息(网络)803条,整改(关闭)网站、APP、公众号等58个,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21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95个。此外,共立案5028件,案值39.27亿元(含违规直销传销38.69亿元);结案1942件,罚没7335.03万元。
如今,原本活跃在城市小区里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店几乎销声匿迹,身边老人也很少再接到推销人员的电话。4月22日,记者随机走进郑州街头一家药店探访,看到店里售卖的保健品主要为各种维生素补充制剂、儿童鱼油等,店长说,“现在根本没有宣传夸张或违规违法的保健品上市。”
业内人士评价,百日行动的开展让全省“保健”市场变得“风清气正”,让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逐步成为常态。
聚力共为综合施策
百日行动取得扎实成效
国家部委督导组在检查中对河南百日行动给予表扬
“这次由13个部门联合发起的百日行动,是对保健直销行业前所未有之大力度的整治。”唐远游说,全省各级各部门自觉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站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践行执法为民的高度,积极作为,合力共为,为百日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省市场监管局更是将百日行动作为检验机构改革成效和锤炼执法队伍的重要实践,发挥职能优势,坚决守住了食品药品安全底线。
——组织领导有力,责任落实到位。准确把握全国百日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河南省迅速成立专项领导小组,设立工作办公室,保障百日行动深入推进。
整治在于快而行动有力。今年1月11日,河南省13部门召开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会后,13个部门会签印发行动方案,明确各部门任务分工。同时层层压实责任,让各市县、各部门充分认识“保健”市场乱象问题的紧迫性和严重性,深刻领悟国家和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为形成高压监管态势,2月15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召开百日行动工作调度视频会,对整治工作再动员、再部署,推动行动向纵深开展。
强有力的推动下,各地行动纷纷启动。全省18个省辖市、10个省直管县(市)均联合召开了百日行动部署会,制定了行动方案,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宣传发动及时,氛围营造浓厚。行动期间,各地各部门综合运用省、市、县各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全媒体开展宣传,同时开展现场宣教、散发传单,营造出浓厚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为让群众尤其是老年人清醒认识到盲目购买保健品带来的危害,省市场监管部门编印了《百日行动案例汇编》等发放;通过《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发布“保健品欺诈和虚假宣传10种常见模式”“保健食品消费警示”等报道,将“保健”市场整治信息传递到群众心中。
同时,各地各部门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有效提高了群众对“保健”市场违法行为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坚持协同联动,凝聚强大合力。这场声势浩大的联合整治行动涉及行业领域广、商品类别多、违法行为复杂,是一项关联性、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省市场监管局牵头,13个部门按照行动方案,对任务明确分工,合力推进,打出了一套成效明显的监管“组合拳”。
市场监管部门发挥“主力军”“黏合剂”作用,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加强协同监管、信息共享交换和失信联合惩戒,集中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广泛凝聚执法监管合力,切实营造高压态势。全面加强舆情监测和风险防控,密切关注社会舆论动态,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将百日行动与打击制售仿冒假冒食品“春雷行动”、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打击传销等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百日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省卫健委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加大科学保健知识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识骗防骗能力。省农业农村厅则重点围绕农村场镇、集贸市场和城乡接合部积极开展排查打击活动,对发生或藏匿在农村地区的制假售假、虚假宣传、欺骗诱迫等行为,及时收集情况、提供线索,同时引导农民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农村消费环境。
与此同时,省网信办、住建厅、商务厅、工信厅、公安厅等均进行了周密部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调研指导等形式,引导企业加强自律、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同时紧盯重点问题,形成严厉打击保健品违法违规行为的合力。
精准发力建章立制
百日行动打出声威气势
联合督导组在中牟县某健康产业公司检查
善谋者远,实干者成。
站在全国一盘棋高标准推进百日行动的大背景下,河南省行动充分结合实际,打蛇打七寸,抓主要矛盾、抓重点整治对象、抓专项行动、抓全面督查、抓制度建立,推动百日行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打出了自己的特色,打出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抓线索排查,开展重点整治。方向明则整治有力。为了进一步确定重点检查对象,领导小组首先通过媒体公布举报电话、畅通举报平台;各部门积极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村庄、进家庭活动,将百日行动动员令切实传达到最广大人民中间,极大提升了案件线索发现能力。
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充分结合日常检查,积极走访企业、群众,发挥行业协会力量,全面摸排深挖线索。通过梳理近年来与“保健”市场违法行为相关的行政处罚案件以及“双随机”抽查、媒体曝光等发现的突出问题,利用网络、直销监测平台加强风险分析研判,并对企业异常名录等进行大数据分析,让重点检查对象愈来愈明晰。
重点检查对象明确以后,河南省充分结合河南消费市场实际,逐步提高行动的精准性。以权健、华林事件为例,针对河南不是直销区域的实际情况,各部门主动作为,迅速行动,发布重点企业警示提醒,对全省涉“权健”“华林”注册的400多家市场主体逐一排查核查,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消费者权益。
与此同时,河南省将百日行动纳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并与食品安全、药品安全、质量安全检查等工作有机结合,启动“春雷行动”,坚持打早打小、依法严惩,打出了声威、打出了气势、打出了震慑力。
开展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省市场监管局印发专项检查通知,以生产辅助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减肥、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以及保健酒类产品的企业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强化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规范企业生产行为。
——抓案件查办,保持高压态势。领导小组把查办案件作为关键一招。组织执法力量重点突破,并适时通过媒体曝光,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严惩。目前,开封、新乡、三门峡、南阳等6地均查处涉案金额过亿的案件。河南省先后两次曝光14起典型案例,平顶山、鹿邑、永城各有1起案例入选国家典型案例。国家《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所列的10种骗人套路(10个案例)中,采用我省焦作、鹤壁、汝州各1个。
——抓工作督导,切实提高要求。全面建立起“督导、暗访、曝光、问责”督导机制,开展“重点市县督导、分片督导、暗访督导”等专项督导检查;印发督导方案,13个成员单位分片包干,每月至少一次下沉督导;省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专项督查,组成11个督查组下沉到各市县进行专项检查。全省多数地方也结合实际制定督导方案,积极开展检查,高标准严要求把行动落实到位。4月3日,国家第九联合督导组先后到郑州、平顶山现场督导检查,对河南省百日行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抓建章立制,提高协同效率。有了章程好办事。行动之初,河南省就格外注重建章立制,把机制建立作为整治行动的“先手棋”,锲而不舍狠抓落实。
建立横向沟通机制。加强部门间协同联动,握指成拳。13部门建立沟通机制,信息互通共享、统一行动,协同推进百日行动。各地由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形成工作合力。
建立约谈提醒机制。集体约谈驻豫43家直销企业负责人,要求企业自觉规范经营行为。集中约谈35家省级广告发布媒体,要求各媒体自觉抵制虚假违法广告。三门峡、焦作等地对企业开展了行政约谈,要求企业自查自律。
建立信息报送机制。按中央要求每半月报送全省百日行动信息数据,同时要求各省辖市、县(市、区)每周报送整治情况和典型案例。截至目前,领导小组已发布简报55期。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编发的两期工作简报中,8次提及河南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建立案件通报机制。实行案件周通报制度。每周对各地案件查办情况进行汇总,督促各地相互学习借鉴,突出案件查办。
探索健全保障机制。目前,洛阳市研究制定了《举报奖励办法》,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提供线索;三门峡市结合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黑名单企业数据库,惩戒失信企业商户;安阳、信阳等地制定百日行动考核办法。
构建“互联网+监管”运用机制。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强化运用,提高对涉“保健”类产品的舆情监测能力;依托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采集企业相关信息;将互联网手段与传统监管方式相融合,通过线上比对、线下电话、实地核查等方式,构筑起“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型监管体系。
工作机制的设立和不断完善,不仅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高效运行,同时为下一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推进“保健”市场监管常态化
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在药店检查现场
唐远游提出,百日行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对“保健”市场乱象的整治而言,这仅仅是个“开头”。在保健市场整治领域,各部门尤其是监管部门面临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要真正实现保健品市场“风清气正”,让人民群众放心消费,还需在机制、制度等方面发力,建立常态化、制度化、法制化监管机制,标本兼治、抓常抓长,推动河南省“保健”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唐远游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保健品在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公开资料显示:我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500多亿快速发展到2018年的3500多亿元,预计202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保健品消费市场。但繁荣的背后,“保健”市场也存在鱼目混珠、无序发展,尤其是虚假宣传、违法广告、消费欺诈、制假售假等问题,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
虽进行了100天的集中整治,但距真正实现规范和有效监管保健品市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总结好经验、好做法的同时,各部门也要深思,为什么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绝?监管者该如何更好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撑起“安全伞”,筑牢“安全堤”。
——要始终坚持担当作为,进一步完善监管长效机制。将“保健”市场整治作为长期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职能部门年度计划,贯穿到年度各项重大工作中;要固化百日行动有效经验做法,研究建立科普宣传、规范会议营销、举报奖励等长效机制;探索完善保健品标签管理制度,明确区分保健品、食品、药品,并深化科普宣传,从长远和根本上帮助消费者提高辨识和选择能力;将保健市场整治融入日常的市场检查抽查,纳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抓不懈。
还要坚持疏堵结合,改革保健品注册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保护、鼓励守法经营的保健品企业;对传统中医药学留下来的药食同源配方调理人身体的,明确法律和政策上的生存空间,使守法合规企业能更好发展,成为市场的主角。
——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大力度从严执法。坚持前移关口,源头治理,对“保健”市场实施全过程全链条的监管,严格保健品生产流程、生产环境,严禁添加违禁成分;严格产品的标识,加大对其宣传的规范力度;加大执法力度,突出随机检查、突击抽查、明察暗访。
更要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和违法犯罪成本,通过更严的惩处措施,改变保健品领域违法成本过低的现状;要坚持经常性公开曝光对社会影响大、案值数额大、社会危害大的案件,使侥幸者望法律红线而却步。同时要通过整治乱象来破除民间对所谓保健品的盲信盲从,摧毁市场乱象生存的土壤。
——要始终扭住关键环节,进一步增强监管整治的有效性。百日行动后监管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进行检讨式总结,梳理出问题弱项,建立台账,责任到人,确保逐一整改。要探索信用奖惩机制,将保健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纳入信用档案管理主体,进行动态管理。实施信用约束和多部门联合惩戒,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要紧跟形势发展,突出重点领域整治,特别要关注“保健”市场乱象向县、乡、村渗透,加大对农村监管力度。
同时要加强社会共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规范作用,督促引导行业内经营者守法经营;要建立举报奖励制度,激励公众对违法行为进行举报。要强化实属地责任,层层压实市、县(区)政府直至乡镇政府的管理责任,坚决杜绝地方保护、推诿扯皮现象。对保健市场监管中敷衍塞责、不作为、不担当、慢作为、慢担当的行为将严肃追责问责。
唐远游表示,百日行动只是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的开始,规范“保健”市场任重道远。监管部门将不断探索工作方法,完善建立长效机制,保持对“保健”市场高压态势,坚持宣传教育、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持续查处各种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消费安全,促进河南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中原更加出彩”增色添彩,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贡献力量,切实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