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四川省消委会通报了2019年四川省十大消费纠纷调解典型案例,其中涉及一例保健品案件。
简单概括下案例:消费者听信经营者宣传预付15万元,已领取了3万元的产品(后经调查是合格的),1年半后经营者人去楼空,且消费者认为产品服用无效,因此向消协投诉。消协介入后该经营者拒绝调解,在与产品的生产销售分公司联系后最终解决。
作为一个消费纠纷,在消费者无法提供更多证据的情况下,消协能够通过积极协调解决问题,足见工作人员的努力,非常值得称道。
不过案例的题目为“保健品虚夸包治疾病消委会不懈追回救命钱”,又作为典型案例挂到了四川省局的官网上,不免让行业人觉得有点委屈。
如果愿意看全文的朋友,可以点击放大图片,或者直接去官方网站。http://scjgj.sc.gov.cn/scjgj/c104475/2020/3/11/8a73a8b0b8614b05b610606d19211e22.shtml
2019年以来,针对“保健”市场乱象的联合整治“百日行动”加上舆论的严厉打击,使国内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原有的市场框架遭受重创,直销萎缩、会销休克、微商颤抖、药店忙于应付各种大检查……
庶正康讯此前分析过市场翻车”保健”行业的错在哪?这既有基础研究薄弱的原因、也有行政干预过多的无奈,但从市场营销角度分析我们认为是对人员推广的过度依赖,可以认为是低素质的人员推广断送了行业声誉。
这个案例中,正是那位"跑路的”经营者未企业和行业摸了黑。
现实中百万营销大军多数是没有受过营养知识或中医理论系统培训的非专业人员,而保健食品是适合特殊人群使用并实施严格监管的专业化产品,非专业人员口授传播方式的随意性无法避免出现夸大宣传行为,更有甚者是可能被混迹于行业的职业骗子带进欺诈火坑。
正如案例分析中提到的,“是否有证据能够证明经营者销售案涉保健品时进行了虚假、夸大、引人误解的宣传,是消费者的投诉事由能否成立的关键”。很多不法之徒就是利用消费者取证困难而肆意妄为的进行夸大、虚假宣传甚至还制假贩假,而因为他们的流动性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做法,让更多的合法经营的正规企业为他们的行为“买单"。
所以,监管部门真正要打击的不是产品、更不是行业,而是部分人员不端的经营行为。
我们呼吁,监管部门在积极打击不法分子的同时,也能保护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公开文件上更加准确用词,避免对行业的“妖魔化”,让众多企业能够正常的经营,也让消费者能够享受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