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从营养素的维度来审视自己的饮食是否合理,例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每一天或每一周,这些营养素都吃全了吗?吃够了吗?吃多了吗?吃少了吗?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另外的维度来审视自己的饮食。
今天咱们就换一个维度,从“食物与人的生命能量状态”的维度来分类和审视食物,因为日常饮食所满足的、所影响的,并不仅仅是生理层面的营养需求,还有更高层面的满足和影响,即心智层面、情绪层面、以及能量层面。
举个栗子:当我们吃了一顿主食(碳水化合物)多、且蛋白质不够优质(缺少必需氨基酸)的餐食之后,容易有一种昏昏沉沉、昏昏欲睡的感觉。这是因为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会刺激胰腺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而胰岛素分泌的增加又会增加大脑释放更多的血清素。
血清素属于一种“快乐”激素,能够令人放松、安宁,但释放多了,令人过于放松,就容易昏昏欲睡,头脑不清醒。
如此一餐,尽管热量不低,却也无法带给人比较高的能量状态。
基于这样的视角,食物可被分成三类:悦性食物、变性食物、惰性食物。
悦性食物
水果、大部分的蔬菜(韭菜、韭黄、洋葱、青葱、大蒜等除外)、谷类、豆类、坚果类、温和的天然香料、草药、适量的茶等都可划归为悦性食物的范畴,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在给机体提供滋养的同时,被身体消化代谢后产生的垃圾毒素很少,给身体造成的负担小。
悦性食物带给我们的生命能量状态,有对自我的肯定、自律、祥和、喜悦、爽快,也有内心的稳定、平静、宽恕与松弛,且不易受到外在的影响。
变性食物
咖啡、浓茶、巧克力、碳酸饮料、重口味的调味料等则被划归为变性食物。
这些食物,仅酌量摄取即可,如果多吃多喝,会使人在心灵层面上易于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激动、自我控制能力变弱、心理很难安定放松等变动、不安的状态。
更有人形容,这类食物,吃多了会令人很“好斗”-斗嘴、斗争、斗性、斗事,内心安定不下来。
惰性食物
动物蛋白来源的鱼、肉、蛋类食物、味精、洋葱、大蒜、酒精、以及放置太久、陈旧腐败的食物等,从提供生命能量的角度,属于惰性食物。
这些食物如果占据我们日常饮食的主流,不仅身体机能会收到影响,容易喊累、疲倦、免疫力下降,还会在心理层面上出现懒散、粗鲁、仇恨、有强烈的逆反心理、缺乏耐力、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喜欢与能量状态高或正能量的人打交道,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感觉很舒服、自己的身心都处在被滋养的状态。而面对一个能量状态低或浑身充斥着负能量的人,往往不自主地会躲避或远离,感觉自己的能量也会一点点地被吸走。
所以,将心比心,我们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他人心中生命能量状态高的人。一日三餐,为自己选对食物,以悦性食物为主、适量变性食物、少食或避开惰性食物,则是提升自身能量状态的重要方式。
又想到了那句西方谚语:You are what you eat。这其实是颇有深意的一句话呢!